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2)
1922年2月,《青年周刊》的创刊号上就有杨匏安所写下的宣言:“我们最服膺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学说,就是指标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实际道路!”并发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浅说》一文。还在《珠江评论》上发表了深受革命青年欢迎的《无产阶级与民治主义》一文[4]。1922年下午半年,杨匏安在担任广东青年团代理书记期间,还积极组织、参加并指导青年团、新学生社的活动,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发展了许多的团员共同走向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1923年春,杨匏安来到石井兵工厂,开始着手于工人运动。他组织工厂工人成立了“十人团”,在向青年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组织、建立了该工厂的共产党支部以及团支部,将革命的队伍逐步扩大。同时,他还在广三、方广九、粤汉铁路等处也组织、建立了中共党、团支部,通过这些党、团支部来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途径。同时,杨匏安还明确提出:中国革命除了注重劳工运动之外,还应侧重于农民运动,并号召学生、妇女、青年团以及军队共同携手、共同革命。杨匏安的革命思想也成为了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自此,杨匏安陆续撰写、发表了许多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文章,如《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浅说》、《无产阶级与民治主义》、《宣言》等文章。这些文章也充分体现出了杨匏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而杰出的贡献[5]。
而在1924年国共合作初期,杨匏安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又加入了国民党,以全面开始统一战线工作。并历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组织部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杨匏安在国民党任职期间,也依旧将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吸收进国民党,同时对他们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并在他们通过锻炼与考验之后,重新将这些进步青年介绍加入到共产党。而在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杨匏安则被列入到“秘字第一号令”进行重要通缉、逮捕的“共产党首要”名单。杨匏安被排在了陈独秀、谭平山等人之后,为第9位,这也看出杨匏安在蒋介石眼中的政治地位。
杨匏安在白色恐怖时期,并没有退缩、畏惧,反而继续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以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出席了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并受命协助广东党组织支援、接应南昌起义部队的南下工作。但是,正当杨匏安冒险生命危险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四方之际,中央临时政府却在“左”倾的盲目主义影响之下,毛泽东、周恩来、杨匏安等人均被指责为“机会主义”者,杨匏安也受到了留党查看的不公处分。就在杨匏安留党察看期间,他仍然积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着积极的努力,依然四方奔走、疾呼。
1931年7月,因叛徒告密,杨匏安等16人被捕。他在国民党威胁、利诱面前表现出革命者钢铁般的坚毅,他说:“我从参加革命始,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是不可能的。”而他著名的《示难友》诗也成为了他的绝笔,“慷慨登车去,临难节独全。……者番成永别,相视莫潸然。”蒋介石为了防止我党营救,下令将狱中年仅35岁的杨匏安秘密杀害。
三、杨匏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
杨匏安在求得中国之解放这个大目标之后,他一边努力进行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同时,他还在实际工作之将理论运用于革命活动的实践中去。杨匏安在《青年周刊》的《宣言》中曾说:“我们最服膺马克思主义!……是指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实际道路!”杨匏安明确指明,革命的主力军就是无产阶级;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同此,他认为革命的主力军也同样要注重于农民运动。这也为“农民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口号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也恰恰是在联合、动员最广大的农民阶级才取得最终的胜利。另外,杨匏安还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同时,提到了“中国革命还要注重利用学生、妇女和军队的力量”。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也同样是依赖于学生、军队、妇女力量的基础之上。
杨匏安在基于中国革命的客观现状的分析与判断之后,得到了“两步走”重要的结论:革命的第一步,是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作战。革命的第二步,是指革命取得了第一步的全面胜利之后,无产阶级应摒弃与资产阶级的合作关系,并将资产阶级彻底消灭以夺取最终的胜利。而比毛泽东所提出的两个革命阶级理论——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早得多;这也是杨匏安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精准的前瞻。
文章来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hngfyxzz.cn/qikandaodu/2021/0308/515.html